针灸的分类

针灸由“针”和“灸”构成 , 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, 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、腧穴、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 , 在形成、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 , 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 , 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。
 
针灸是一种“内病外治”的医术 。 是通过经络、腧穴的传导作用 , 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 , 来治疗全身疾病 。 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 , 找出关键 , 辨别性质 , 明确病变属于哪一经脉 , 哪一脏腑 , 辨明它是属于表里、寒热、虚实中那一类型 , 做出诊断 。 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 。 以通经脉 , 调气血 , 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 , 脏腑功能趋于调和 , 从而达到防疾病的目的 。
 
针灸的分类
1.艾灸法
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部位上烧灼、温熨 , 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 , 通过经络的传导 , 起到温通气血 , 扶正祛邪 , 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。
 
2.其他刺法
三棱针刺法 , 皮肤针刺法 , 皮内针刺法 , 火针刺法 , 芒针刺法 , 电针刺法 , 温针疗法 , 埋线疗法 。
 
3.拔罐法
应用各种方法排除罐筒内空气以形成负压 , 使其吸附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。 又称吸筒疗法、拔筒法 。 古代有以兽角制成的 , 称角法 。 通过吸拔 , 可引致局部组织充血或郁血 , 促使经络通畅、气血旺盛 , 具有活血行气、止痛消肿、散寒、除湿、散结拔毒、退热等作用 。
 
4.梅花针疗法
梅花针疗法 , 也称皮肤针疗法 , 即由五根或七根针结成丛针 , 弹刺皮肤经络穴位 。
 
5.艾灸
艾灸疗法有艾条灸、艾炷灸和温针灸等 。 艾条灸分温和灸、雀啄灸和熨热灸三种 。 艾炷灸分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 。 温针灸又称针上加灸或针柄灸 , 即针刺得气后在针柄上套艾条 , 点燃 , 使其通过针体传入穴位内 。
 
6.现代刺法灸法
耳针法 , 头针法 , 眼针法 , 手针法 , 足针法 , 腕踝针法 。
声电波电针法 , 电火针法 , 微波针法 。
穴位激光照射法 , 穴位贴敷法 , 穴位埋线法 , 穴位磁疗法 , 穴位注射法 , 穴位指针法 , 穴位电离子透入法 , 穴位割治法 , 穴位结扎法 。
 
7.浮针疗法
1996年 , 符仲华通过反复摸索、反复试验 , 发明了专用针具——“一次性使用浮针” 。 可用于治疗颈椎病、腰椎间盘突出症、腰背肌筋膜炎 , 甚至胃炎、泌尿道结石、盆腔炎等 。 该方法以治疗疼痛和一些内科杂病 , 但具有适应症广、疗效快捷确切、操作方便、经济安全、无副作用等优点 , 对临床各科 , 特别是疼痛的治疗 , 有着较为广泛的作用 。 它既有传统中医安全无副作用的优势 , 也兼具现代医学疗效快捷、可重复性高等特点 。
【针灸的分类】

    推荐阅读